中華民族淵遠流長,傳說始於上古時期的三皇五帝,歷經夏、商、西周、春秋時代五十六世。至春秋晉國晉靈公十六年(紀元前595年),晉國上卿太傅,中軍元帥,高平侯,諱會字季謚(音:是)號武子范公(約紀元前660-前583)執晉國政,再受封于范(封地即今河南范縣)遂以封邑為姓,子孫為范氏;傳嗣(音:四)至五十三世子孫繁多,散居各地開基立業,遂在仲淹公輩上五服十六房,以仲淹公為始祖,元明年間再傳嗣至十二世敬盛公四子法澄公移居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吉康都崙嶺鄉黃護寨開基創業為始祖。陸豐崙嶺黃護寨開基始祖法澄公傳嗣至十一世祖昌睦公,謚渾厚字正南,生於清康熙四十二年(西元1703年)卒於乾隆五十二年(西元1787年),渡海來臺來回二次,是來臺開疆始祖。
范文正公家訓百字銘
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
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邊境
勤讀聖賢書遵師如重親
禮義勿疏狂遜讓敦睦鄰
敬老與懷幼憐恤孤寡貧
謙恭尚廉潔絕戒驕傲情
字紙莫亂廢須報五穀思
作事循天理博愛惜生靈
處世行八德修身奉祖神
兒孫堅心守成家種善根
大宋天聖八年春作
范仲淹身世淒苦、發憤圖強
范仲淹二歲喪父,家道中落,寄人籬下,在淒風苦雨中斷齎划粥,冷水沃面,發奮攻讀,立下了“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志向。
對于苦難的命運,怯懦者缺乏的是勇氣、斗志和進取精神。往往被苦水淹滅,被困難摧毀,無法逃脫厄運,走出困境,哀哀寂寂,一事無成。他們的一生,如絮之敗,如木之朽。
對於苦難的命運,勇敢者具有的是信心、挑戰和堅忍。在苦水中搏擊奮進,在困境中磨礪崛起,命運被他們改變,理想被他們實現。展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片片燦爛的陽光,一束束瑰麗的鮮花。他們的一生,如絮之暖,如木之榮。
范仲淹先后在十多處州府任職,每到一地,一項項為民工程啟動,一樁樁實事好事辦成,老百姓始終是他的牽掛,他的最愛!
解民難,除民苦,造民福,是范仲淹用心血編織的千千情結。老百姓在他心目中親如父母,情同手足。老百姓貧困,他寢食難安;老百姓疾苦,他感同身受;老百姓需求,他赴湯蹈火。讓老百姓得到安寧、溫飽與幸福,責無旁貸是他的精神寄託與畢生追求。
范仲淹剛直不阿,一身正氣,抨擊弊政,鞭撻邪惡。雖屢遭打擊,仕途坎坷,但痴心不改,百折不撓。“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是范仲淹為民請命,為國建言,為正義吶喊的人生哲學。胡適先生說:“這是九百多年前的一個中國政治家爭取言論自由的宣言。比美國亨利˙柏德列的, 不自由”,毋寧死, 的話要早出七百四十年。”
在國難當頭、民族危亡的時候,馳騁疆場,浴血奮戰。以戰略家的膽識與戰術家的英勇,力克頑凶,贏來了國家安寧與民族尊嚴。
在烽火連三月,人民慘遭戰火煎熬的時候,范仲淹挺身而出,義無反顧,急如星火,奔赴疆場;在戰場上,他身先士卒,捨生忘死,衝鋒在前,消沉的三軍士氣得以鼓舞和高漲;在戰略上,他用卓越的軍事思想與超常的運籌能力,贏來了軍力強盛,邊關安寧與鄰邦的友善,因之人民與歷史給了他“胸中自有數萬甲兵”的高度平價。
范仲淹以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站在時代的巔峰,高舉改革大旗,摧枯拉朽,除舊佈新,撼動了守舊派,打擊了惡勢力。
當歷史前進的車輪減速、停滯或者倒退的時候,總有那些橫空出世的巨人引領人民將其推動,繼續前進。范仲淹就是這樣一位巨人,他為了人民和國家的利益,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高舉著慶歷新政的大旗,主持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改革運動。盡管改革無疾而終,他留下的政治財富卻依然熠熠生輝,彌足珍貴。
范仲淹飽蘸筆墨,揮毫不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傾吐百姓心聲,抒發肺腑之言,寫出了傳頌千古的不朽名篇。
動人春色何須多!《岳陽樓記》以一篇368字的短文,在古今中外浩浩文海理,如騰空而起的蛟龍,直插蒼穹。湧動著思想的風雲,燃燒著精神的火焰,從歷史的天空遨來,至今仍然在拍擊人們的心扉,淨化人們的靈魂,偉哉文章,不落巨星。
范仲淹視野開闊,高屋建瓴,在哲學、政治、經濟、軍事、教育、人才等很多領域都有理論建樹,思想博大精深。
范仲淹在漫漫人生旅程中,不斷向書本、先賢、同輩、民眾攝取知識,不斷從歷史、實踐、社會、自然探索真理。在治學、行政、領軍的漫長歲月裡,寫下了許多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方面的、奏、疏、敘、論、賦、記……這些文章無不凸現出精闢的理性和博大的思想。正是這樣一位擁有理性思維的哲人,才能站到時代的高峰,揭示出事物的規律與真諦。
范仲淹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甘守清貧、樂于助人的風格,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與征服力,在史冊上樹起了古今景仰的高大形象。
熙豐變法的推行者王安石與反對者司馬光,再對待國家的大是大非問題上分庭抗禮,視若仇敵,不可調和。然而在對待范仲淹的態度上卻惊人相似。王安石贊揚范仲淹是“一世之師”、“名節無疵”;司馬光歌頌范仲淹“雄文奇謀,大忠偉節。充塞宇宙,照耀日月。前不愧于古人,後可師於來哲”。
范仲淹靠什麼獲得了政見上水火不容的兩位大政治家一致崇敬呢?靠的是為國為民的一腔情懷,靠的是士大夫具有的征服性人格魅力。
太始祖暨淵遠世系表
范仲淹世系表
宋始祖范仲淹傳下世系表
原鄉法澄公傳下黃布賽世系表
來台始祖昌睦公寶像
來台始祖史記
十一世祖昌睦公是來台始祖。祖籍在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崙嶺鄉黃護寨(現行政區改為廣東省陸河縣水唇鎮黃護寨)本支原是由廣東一世祖范法澄於元末明初隨衛所屯兵,由祖籍嘉應州程鄉(廣東梅縣)遷移到陸河縣水唇鎮,屯兵於衛,基於民不抗軍的原則,乃避居在崙嶺鄉。二世祖范均堡─三世祖范仁富─四世祖范文英─五世祖范崇球─六世祖范元璋─七世祖范彩崙─八世祖范耀川─九世祖范廷簡─十世祖范登輝。登輝公娶葉氏。生二子,長子昌貴,次子昌睦。
十一世祖昌睦公誕生於清康熙四十二年癸未歲(一七O三)
二年後,得天賜良緣,在乾隆十九年甲戌歲(一七五四年)昌睦公五十二歲時,再與吳婆太結婚,吳婆太生於雍正十一年癸丑歲(一七三三年)
公與吳婆太歷經千辛萬苦,白手起家,來台後以他鄉即故鄉終於在台灣可安居樂業,從此奠下了裔孫鴻圖基業,昌睦公於事業有成之餘,仍不忘公益,扶危濟困,樂善好施,善行遠播,尤其竹塹竹北堡湳子河義渡船之善舉,足以留名台灣史記,更在中央圖書館永留清史。(如附圖)
長男紹權公生於乾隆?年(一七?年)歲次?月?日(不可考)
次男紹文公生於乾隆?年(一七?年)歲次?月?日(不可考)
三男紹德公生於乾隆二十九年(一七六四年)歲次甲申
四男紹歧公生於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年)歲次丙戌
五男紹騰公生於乾隆三十三年(一七六八年)歲次戊子
昌睦公於(一七八七)年逝世後,家業由吳婆太掌理,在兄弟同心協力下,事業蒸蒸日上;墾地耕作範圍,亦由竹北、新埔延伸至關西茅子埔、坪林等地發展。但仍是闔家合眾之大家庭。
吳婆太必生辛勤,相夫教子,三從四德足可謂賢妻良母,女界之典範。欣見子兒之事業均有所成,子孝孫賢正可安享晚年之際,但天不假年,不幸在嘉慶十一年歲次丙寅(一八O六年)
在嘉慶十四年(一八O九年) 紹歧公在廣東陸河縣原鄉偶遇一地理名師廖先生,告知在距黃護寨一百二十里之新田北山村橫壠處葉屋前,有一吉地名穴,紹歧公即連夜向其買下該地。因昌睦公在生時曾向紹歧交代希望百年後能落葉歸根,回唐安葬之意,於是旋返台與眾兄弟相商昌睦公妣吳婆太歸葬廣東原鄉事宜。於是兄弟同意並集資番銀六百元,由紹歧帶回昌睦公、吳婆太之金骸回唐合葬在新田北山村橫壠,即現在之墓園,大陸在文革時未被破壞實感慶幸。
緬懷昌睦公乃是一位性情中人,再婚後,決定第二次來台時,不忘結髮亡妻黃婆太之祭祀蒸嘗,不忍青山黃土伴芳魂,毅然將黃婆太之骨骸偕負隨行。啟程時與吳婆太只攜帶簡單行囊,卻背負著黃婆太之骨骸。遠渡險惡重洋。其用心之良苦,及對黃婆太之情深義重,實乃至情至性之表現。公在台定居後,事業一帆風順,鴻圖丕展,子兒幹之騰達,深信黃婆太在天之靈給予相當之庇祐。亦是昌睦公及吳婆太行善積德之福份,致有一文錢之奇遇,始能得到現在黃婆墓園之吉穴名地,冥冥中得到福報。裔孫同沾福澤、共沐祖蔭,祈期昌睦公裔孫承先啟後,德厚載福,長存宗族血脈一體之念,莫懷彼此歧視之見,將先祖之仁義道德發揚光大,世世代代光宗耀祖,方不負先祖之厚德。
鹿鳴坑 統元公祖廳
高平世第源流傳略-鹿鳴坑
夫敬天奉祖,慎終追遠之孝思,為我華夏優良之道統也。
十一世祖昌陸公,來台始祖也,原籍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今陸河縣)崙嶺鄉(今水唇鎮)黃護寨人氏,于乾隆拾年(西元一七四五年)與胞兄中昌貴公相偕至臺灣府淡房廳墾殖,歷經十二世祖紹騰公遷居新埔田心仔莊立業,十三世祖欽河公轉往新埔內立莊發展,十四世祖統元公于清光緒十二年(西元一八八六年)遷墾新竹縣新埔鎮鹿鳴坑建堂開基,披荊斬棘,篳路藍縷,奠定深基,為我後代培植詩書禮樂之人,子孫孝賢,士農工商,個個發展,房房有成。
蓋祖堂迄今已百餘年,于已亥年(西元一九五九年)由時任里長之德勝宗長領航整修,歷經歲月,屋寰樑字腐蝕堪虞;於戊辰年(西元一九八八年)孟冬族長德壤倡議重建祖堂,經宗族大會研討,決議共同出資興建,依昭穆序,十七世德字輩伍萬元、十八世光字輩壹萬元、十九世揚字輩伍仟元,共集資貳百伍拾萬陸仟元整。並由德浮、德銘兩位宗長供獻公廳兩側廂房,擴建祖堂,歷時半載,於已巳(西元一九八九年)歲冬十一月落成,登堂安龕座位。
宗門啟儀,廳堂巍峨,氣象萬千,雙龍環抱,筆架在案,珠湖連天,鐘靈毓秀。願後裔子孫,敦品勵學,並效法遠祖文正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精神,造福桑梓,承續祖德,懿行風範,特撰此文以為吾儕、後世之效行。
|
統元公傳下世系表 |
昭穆輩序十二世紀標定
廣東省陸河縣
崙嶺鄉黃護寨
紹→宏→俊→殿→世→德→光→揚
振→綱→植→紀→純→厚→賢→良
雲→祁→煥→發→丹→桂→標→香
千→秋→萬→載→源→遠→流→長
千→秋→萬→載→源→遠→流→長